来源:今日保

  今年的增员很火爆。

  不知从何时冒出来的“规划师”们继续红火着,且还要加个“更”字。尤其是在银保报行合一、中介报行合一,个险渠道尚未报行合一的大背景下,今年的增员很不一样。

  于是乎:我们看到了一幅幅精美的海报,一轮轮高大上的讲座,一篇篇的小红书笔记……对着那群“毕业”的大厂螺丝钉,打着年入百万的诱人数字,包装着精英高端的各色规划师的文案……

  这是近两年保险机构增员的主流趋势:对准高素质高收入的中高产人士,以优增优育换血传统队伍,且其中不乏有些业绩者...

  不可否认,这股优增优育增员潮流转行业,投入资源无数,且火爆,但成绩几何?对整个队伍的影响如何?

  现实是残酷的。

  根据一份公开数据显示:

  目前人身险行业销售人力尚有260万左右,尽管同比增速依旧为负,但今年3月、6月以及8月的月度人力环比已三度翻红,实现环比正增长,这是2021年以来未曾出现过的景象。

  如此看,优增优育的增员潮下,人身险销售队伍已有企稳迹象。

  但另一份公开数据显示:

  人力存量数据的背后,依旧还是近百万人力的来去匆匆的身影……大增员下的勉强企稳,也预示着人力大脱落的如故……,依旧是原来的路子。

  事实上,这一点透过今年的各大渠道的数据可知一二:

  前8个月,面对银保、中介两位数的新单负增长,个险则有着近两位数的新单增长。这是过去几年不曾有过的现象,也被部分机构视为难得的机会窗口。

  如此,便有着更深层次的设问:销售人力真的企稳了吗,还是仅行至腰部,尚有下降的空间?看起来很好的优增优育的“规划师”们,是否适合所有的机构?能否挡住销售人力的溃败?

  还有更尖锐的一层问题,如斯高端的优增优育大方向到底有没有问题?如果有,在哪里?如果没有,有啥玄机?

  1

  一进一出,又是百万级人力

  不乏老套路的来了100,跑了98

  在人力连跌4年的2024,今年的增员有点“破釜沉舟”的感觉。

  一份公开数据显示:

  自打2020年12月开始,月度人力环比增速这个指标,连续35个月为负,直到2023年11月,才再度翻红。

  尔后至今,则是“俩月跌,一月反弹”的软着陆景象。

  客观讲,月环比维度上的单边下跌趋势,或即将结束,“人力企稳”这个声音,呼之欲出,但就是一直发不出来,毕竟和年初相比,依旧差了10万人…

  根据另一份更详细的公开数据显示,今年前三季度:

  50来家人身险公司共增员40多万人,但也跑了50多万人,一进一出,一看,又是百万级的人力,且还少了十多万…

  尽管这份数据不含国寿、平安,但包含其他老七家险企,也具有相当的代表性。

  具体到公司,一看,更是只有11家实现人力正增长。一家增员100人,跑路98人的中小险企,一来一回仅留下俩,也算在这11家之中…

  实现人力大丰收的,多为浪子回头的“转世”险企。瑞众、海港这俩,净流入分别近20000人、超4000人。其余的,富德也算一个,不过只有瑞众的十分之一,净流入近2000人。前些年搞“独代”的大家,净流入也有400来号。

  其余实现人力净流入的,也几乎都是一些中小公司。除了中美联泰和恒安标准这些老资格合资公司外,还有北京人寿、上海人寿,以及去年才开始搞个险的昆仑健康,今年来了60多个,但…也走了40多位…看看看,几乎都是不作数的。

  再看看40多家止不住血的公司,似乎9个月人力净流入俩,也是顶呱呱的存在。

  根据数据显示,小40家人力净流出的公司,跑了15万人,平均每家净流出3500人。其中,泰康净流出超6万人、新华约2万人,太平约1万人,太保超9千人…

  这么看,“老七家”可谓伤痕累累。不过,毕竟他们也是市场上的人力蓄水池,稍有风吹草动,即使是不大的冲击,也会因其规模之大而放大,首当其冲,不可避免。

  和学霸考砸了相比,另一些绩优生从火箭班向普通班的滑落,更为显眼。

  如果说沪上“小友邦”中宏跑了100来号人,只是发挥失常的话,那作为“绩优生守门员”的中信保诚、中英人寿和中意人寿近千人净流出,似乎表明,这一波浸入骨髓的寒意,已经迫近行业绩优的最后防线…

  调整还在继续。

  2

  只留下俩人,这都不算糟

  最恼火的是还在“大进大出”的休克中

  尽管忙活9个月,净增加俩人,有点搞笑,但还算是摇到了人。

  不过这只是表象,一进一出,背后的“累计脱落:月末人力”和“累计新增:月末人力”简单构建出的“脱落率”和“新增率”,虽然说不上很严谨,但也足够触目惊心。

  根据数据显示,53家公司,共130多万人力,今年脱落50多万人,新增40来万人,算出来“脱落率”和“新增率”分别达40%和30%。

  50来家公司中,“脱落率”超50%的有15家,比重超1/4;“脱落率”低于30%的,仅有10家,占比不到1/5。

  比如,东吴、中汇、利安、财信、渤海,老人基本上“全跑光了”,甚至今年新来的新兵也逃了些,“脱落率”分别达108%、98%、91%、88%和84%。不过这些人员流失严重的公司,人力的存量似乎并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,甚至有的还是人力净流入。

  原因?这么多年的原因都一样:大进后有大出,大出压力下再大进…

  50来家公司中,“新增率”超50%的有9家,约一半的公司“新增率”在30%以上。

  行业的大进大出,就像是失血的病人,一直处于休克状态,没法自个儿造血,死去活来。

  如此看,从去年甚至更早时候风靡的以优增优育为核心的代理人改革项目,虽然尚不能下结论说其失败了,但至少在“优增”上的成绩,在欢呼庆祝之前,值得琢磨琢磨。大部分企业,还是没有摸到期间的道道儿。

  为啥?这些优增优育项目,PPT的头版便是类似“找到对的人”的表述,再加上五花八门的增员画像AI、心理测评、色彩人格测评…真是铆足了劲儿。

  那么,找到对的人了吗?至少从这么高的脱落率来看,对的人找没找到不知道,不对的人倒是抓来一大批。

  当然,也可以找理由说,今年脱落的人可能并非是在“最新研究成果”指导下增来的人,也要给“优育”一些时间…

  但反过来讲,优增优育,讲了很多年了,大进大出,还不这样,改过了伐?换汤没换药…

  3

  卖保险是培养不出来的,是筛出来的

  这么理解

  就知道了“大进大出”的无法避免

  尽管大家对“大进大出”的模式深恶痛绝,纷纷表示要痛改前非,张罗起优增优育的大旗,继续干着“大进大出”的活…

  看起来有点离谱,但上面那些数据显示,这是就事实。

  这就让不少人陷入了自我怀疑:喊了多年的优增优育,有没有可能,只不过是个正确的废话呢?如果逻辑上无比正确,闻着无不落泪,但就是无法落地,那么就是正确的废话。

  回到优增优育,先“优增”,再“优育”,找到对的人来培养,逻辑没毛病。

  “优增”上,以名校高学历、大厂“毕业生”为主力的各种家办、规划师项目,过江之鲫。“优育”上,什么AI赋能、“中央厨房”模式全都用上,顶级高校研学搞了一场又一场,“毕业证”“教授合影”更是晒了一张又一张…

  那毛病在哪?还是在“优增”和“优育”上。俩问题:怎么知道增来的是“优”?又怎么知道可“育”?

  老早有人说,卖保险,看的就是能力。啥是能力?

  简单来说,人有三大能力:逻辑能力、沟通能力、组织能力。对应到保险营销员,分别是:看得懂保险产品、说得出保险逻辑、讲得好保险故事。

  不过,这三大能力,除了高学历、名校和大厂经历能筛选出一个人的逻辑能力外,更重要的沟通能力和组织能力,不是很好筛选。

  要命的是,销售这个工作,不仅仅需要很好的逻辑,还比任何职业可能都更需要沟通、组织能力。

  沟通能力和组织能力的形成,和从小到大的人生经历高度相关,再加上学校里面缺乏对这两个能力的锻炼,表达能力差、组织能力缺失,也就不可避免了。

  而一个人表达能力不足,缺乏组织活动的经历,又会反过来影响其行为习惯甚至是性格,最后的结果,便是沟通能力和组织能力的发展停滞不前。

  这么一捋,便清楚了:

  保险公司的“优增”,看到了名校大厂人的优质朋友圈,看到了头脑清晰的逻辑能力,但忽略了销售中沟通、组织能力的极端重要性…而那点保险、金融知识,真的不难,但绝大部分公司的培训工作,可能也就只能做好知识的灌输。

  至于“安身立命”的沟通、组织能力,保险公司能做的,也就叨叨一些话术之类的了…这些话术有多滑稽?想想三十年前的英语速成教材,比如“三克油”…

  显然,开口“三克油”是没法和老外交流的,满嘴话术,也是没法和消费者沟通的,是没法做好增员的。

  有逻辑、能沟通、会组织的人这么不好找,那只能先拿“高学历”“名校”“大厂”这几个漏斗,过滤一遍逻辑能力,再使劲儿地筛剩下两个吧…

  不过,虽然还是“大进大出,大出大进”,但和苍茫茫的人海战术比起来,也算是进步不少。万事不可能一步到位,是不是?

  优增优育,且着呢…

  后记

  优增优育还涉及一个致命问题

  260万人还是太多了,还应再砍200万人

  尽管今年的大增员稍稍拖住了人力的底,优增优育这几个字,在各家公司经营分析会、战略分析会上的字号越来越加粗越来越大,但不知有没有想过,若是大伙口中的“优增优育”成为现实,或许如今的260万人力,将变得很难堪。

  要是真的做到了优增优育,那意思就是,代理人产能都不错,收入也不错。

  从2023年个税清缴数据来看,差不多6500万人月薪在5000以上,我们假定这部分人群是商业保险的“常客”。

  对接这么多客户,需要多少代理人呢?准确地讲,需要多少绩优代理人呢?毕竟都实现优增优育了嘛。

  要算出需要多少代理人,那么先要知道一名优增优育出来的绩优手头有多少客户。

  保守点看,考虑到顶级代理人对客户的虹吸,我们假定每名优增优育乌托邦中的绩优手中有200个客户,那么和6500万目标群体相比,只需要32.5万代理人…

  而根据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公司的代理人大会分享数据表明,一个绩优代理人,少说也有大几百号客户,做团队的,那更是大几千。

  再从另一个角度看,都优增优育了,那定是可持续的且体面的了。按现在的生活成本,加上代理人还要自己交五险一金,卖保险,要赚多少钱,才能可持续且体面?

  看看MDRT的入门标准,佣金20多万,扣去展业成本和五险一金的费用,一年赚个十来万,差不多得这个数。

  而我们观察一些有代表性的团队发现,达到MDRT门槛的,占团队的比重不过10%多一些,要是放在260万人里面,也就30万不到…

  不管怎么看,如今260万这个数量,优增优育的分母,并不小…